四天艺术对话,两国文化共鸣,一群语言使者在蔡家沟的乡野间架起沟通的彩虹。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师生以专业的语言服务为“东方·东方”中韩艺术交流活动注入强劲沟通动能。郑琳副教授带领研究生肖羽萱全程参与了6月27日至30日的交流活动,凭借出色的外语服务能力,协助完成各项活动中的韩语和英语翻译工作,保障了中韩艺术家间的深度对话。
本次活动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诸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汇集了韩国大邱市的7位艺术家与国内20位艺术家,共展出美术作品80余件,以艺术为媒介架起跨文化沟通桥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潍坊市诸城市蔡家沟艺术试验场《东方·东方中韩艺术交流美术展》开幕式,日照市在水美术馆、莒县博物馆、潍坊市诸城博物馆以及诸城恐龙博物馆等场馆参观,诸城会展中心非遗展馆非遗项目(漆扇、扎染、剪纸、年画和黑陶等)体验活动。本次活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获中国山东网、韩国TKjournal(大邱日报)、潍坊文旅和诸城文旅等官方平台专题报道。
蔡家沟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已建成美术馆、古琴馆等艺术空间,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典范。此次交流为韩国大邱市的艺术家深入了解中国乡村艺术振兴开启了窗口,也展现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潍坊诸城的独特魅力。外国语学院师生的专业服务,不仅推动现场翻译、随行解说工作顺利开展,更在与两国艺术家的互动中,为学院跨文化研究积累了宝贵素材。语言之桥跨越国界,艺术之火点燃乡野。石大外院师生以专业能力服务地方国际文化交流,在东亚文明互鉴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