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校级决选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8 作者:王忠月 袁若菲 摄影:闫秀丽 李一诺 审核:梅琳 浏览次数:16

  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传播,4月26日,第四十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卫星活动暨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校级决选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逸夫楼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比赛邀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建科、英语语言文学系党支部书记潘荔霞、刘媛媛以及主办方魏千涵和张静懿担任评委。

参赛选手合影 李一诺摄

张建科副院长致辞 李一诺摄

  赛前,张建科副院长表示,我们要善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向世界传递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力,更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讲述中融入情感、传递价值,让听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张建科副院长担任评委 闫秀丽摄

刘媛媛副教授担任评委 闫秀丽摄

潘荔霞老师担任评委 闫秀丽摄

  决选现场,共有37名选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次比赛当中。选手们选题丰富多元,涵盖地方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他们带着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认同,用流利的英语和生动的表达,将中国故事讲得扣人心弦。首轮比拼过后,18位选手脱颖而出,顺利晋级第二轮比赛。晋级选手们通过随机抽签获取题目,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思考答案,以敏捷的思维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即兴作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思维与口才的精彩盛宴。

  在比赛点评环节,刘媛媛副教授指出,选手们在句型运用、语音语调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良好的语言素养。但也存在稿件熟练度不足、晦涩概念解释力弱等问题。她建议选手们进一步强化朗诵技巧、提升语言基本功,尤其在情感传递和文化元素融入方面继续努力。从跨文化沟通视角出发,她鼓励大家对特有的中国文化要素辅以概念解释,并结合外国文化背景,找到与之对应的外国文化元素,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听众对中国元素的理解。

刘媛媛副教授进行点评 任雅萱摄

  两轮比赛过后,姜思语、吕皓月、刁奕文荣获一等奖;孙慧伦、王域菡、左婕、张茗竹、李梓菡荣获二等奖;王姿彦、李松霖、王彬沣、臧梓畅、宋梦婷、南晶蓝、杨畅、胡昭悦、王斯羽、秦菲儿荣获三等奖。赛后,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此次比赛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不仅锻炼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提升了运用英语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专业素养,并在比赛中沉浸式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一等奖获得者合影 李一诺摄

二等奖获得者合影 李一诺摄

三等奖获得者合影 闫秀丽摄

  本次比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舞台,更彰显了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外国语学院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品牌活动,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引导青年学子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媒,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