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本科生导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4-27 作者:黄佑、梅琳 摄影: 审核:梅琳 浏览次数:14

根据学院教风学风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安排,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本科生导师队伍,进一步提升育人成效,424日下午,学院在文理楼346会议室召开本科生导师座谈会。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张程、学生教育办公室主任梁涛,学院党委书记朱惠平、副院长孙大满及全体本科生导师、辅导员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邹维忠主持。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导师座谈会

梁涛介绍学校班主任制度的来源和发展历程,结合自身对班主任(学业导师)工作的认识,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即在优化工作运行体系机制上加力下功夫,在规范选聘和科学管理上加力下功夫,在品牌建设和保障激励上加力下功夫,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学院团委书记相欣余围绕本科生导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汇报,从思想引领、日常沟通、学业指导、应对危机事件等提出具体建议;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梅琳聚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尤其是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提出具体工作思路,以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个性化提升;部分本科生导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关注学生成长动态、增强师生互动时效等展开交流研讨,并对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张程对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全体本科生导师表示感谢,正是因为老师们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让学生在成长中有了坚实的依靠。他指出,在工作中要按照郝校长提出的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道德水准、更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更高的思政教育水平“三高一深”育人要求,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家校协同的主导者。本科生导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做有温度的教育者,主动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学会倾听学生声音;以创新为驱动,探索科学化管理模式,善用数字化工具;以学习促发展,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张程建议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要定期沟通,分工合作,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凝聚全员育人合力,尤其在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学业预警等环节,实现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无缝衔接。

朱惠平对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一直以来对外国语学院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本科生导师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从四个方面对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提出期望和要求,一是以身作则、做好言行表率,要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加强学习、练就过硬本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潜在思想问题,要掌握谈心谈话的技巧,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精准有效开展就业指导与学业辅导;三是各司其职、形成育人合力,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沟通联动,实现高效协同;四是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要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座谈会是落实学院教风学风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全力打造“全院联动、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