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翻译批评研究高层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22 作者: 摄影: 审核:杜文倩 浏览次数:1087

   20217月19-20日,第四届全国翻译批评研究高层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中国外语》《上海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当代外语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共同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翻译批评研究领域的10位专家发表了大会主旨发言,全国6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此次论坛。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于7月19日上午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玲玲副校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司显柱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研究会副秘书长、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学部主任张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中国外语》常务副主编常少华主任,《上海翻译》主编、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陈勇教授,《当代外语研究》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杨明明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长银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福州大学陈小慰教授,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河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焦丹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社王旱祥社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科建设办公室金玉洁主任。开幕式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主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玲玲副校长致欢迎辞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张玲玲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高层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我校及外国语学院的建设发展历程、基本概况以及最新成果,并指出此次各位专家齐聚石大进行学术交流,对我校外语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她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对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本次论坛的成果可以“把我国的翻译批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我国‘一带一路’事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贡献外语人的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毛浩然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旨发言

在随后的论坛专家主旨报告环节,10位翻译批评领域的专家分别结合个人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围绕翻译批评研究作主旨发言。


罗选民教授以“严复《美术通诠》底本和原著的发现”做主旨发言


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严复《美术通诠》底本和原著的发现”,通过寻找《美术通诠》底本揭开了学界有关严复文学和美学思想研究的谜团。他以上海图书馆文献服务部的账单流水号、海外寻找底本的求助等大量事实为依据,生动介绍了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艰难过程,提醒年轻学者充分认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对学术界史料挖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给予应有的尊重。


司显柱教授以体裁结构潜势(GSP)视角的翻译质量研究

——以企业简介为例做主旨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做了题为“体裁结构潜势(GSP)视角的翻译质量研究——以企业简介为例”的发言,他以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自建小型语料库的三类企业简介文本的结构分析,归纳了该类体裁的中、英文语篇的结构潜势(GS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改进中文企业简介体裁文本的英译质量。


张旭教授以“论马君武的翻译诗学观”做主旨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进行了题为“论马君武的翻译诗学观”的主旨发言。他从汇编《马君武年谱》和译文集《马君武卷》说起,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处于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语境,从翻译规范着眼,选取马君武的部分翻译诗歌、小说、戏剧、科学文献等文类,探讨其翻译诗学观,进而考察他对现代翻译规范的建立做出的贡献。


刘云虹教授以“中西翻译批评研究的共通与互补

——以许钧和安托万·贝尔曼为例”做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以“中西翻译批评研究的共通与互补——以许钧和安托万·贝尔曼为例”为题,梳理了中西翻译批评研究的共性与特性,展现中西翻译批评研究在共通与互补中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把握翻译批评研究的核心问题,力求促使翻译批评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杨明明教授以“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

——以迟子建为例”做主旨发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俄文。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杨明明教授以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的迟子建为例,通过其作品在俄罗斯所受到的关注以及其传播与接受,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困境。


王东风教授以“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做主旨发言


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以“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为题阐释了诗学功能被认为是语言艺术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功能,进行文学翻译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以体现原文的文学价值。他又从诗学角度提出了诗学翻译的概念,并对诗学方法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诗学功能的发生机制进行解码。


周领顺教授以“翻译批评语义场”做主旨发言


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翻译批评语义场”,在分析“翻译批评”的主要定义后,他根据“语义框架”“场”以及霍尔姆斯描写翻译研究三分法的思想,将“翻译批评”划分为“文本批评”“行为批评”和“效果批评”等三个语义场,确立了每个分语义场直至“翻译批评”总语义场的核心元素,廓清了语义场之间的边界,凸显了每个语义场的个性特征及互动关系。


任东升教授以“新中国国家翻译实践史大事记解析”做主旨发言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新中国国家翻译实践史大事记解析”。他重点解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翻译、中共“八大”翻译、“九评”翻译和中美联合公报翻译这四大历史翻译事件,以说明国内官语—非官语型翻译、国际语际型翻译、特殊的“战时”型国家翻译实践和超国家翻译实践的不同模式与特征。


陈小慰教授以“译文话语的翻译修辞批评”做主旨发 


福州大学陈小慰教授就“译文话语的翻译修辞批评”展开发言。从语言的象征义及语言象征与修辞的关系入手,她揭示了译文话语的象征内涵及翻译修辞机理。在此基础上,她结合实例,围绕以人为本、积极诱发预期象征效果产生和谨防译文话语的非预期象征效果两方面,开展译文话语的翻译修辞批评,强调译者关注译文话语选择并付诸实践。


傅敬民教授以“我国应用翻译批评的现状与趋势”做主旨发言


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围绕“我国应用翻译批评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发言。他指出翻译批评作为应用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而存在,但长期以来却未能得到有效的体系化发展,并且遮蔽了应用翻译批评。有鉴于此,傅敬民教授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了我国应用翻译批评的现状,探索了应用翻译批评的有效边际及内在逻辑,展望了我国应用翻译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


主旨发言支持

《中国外语》常少华常务副主编、河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焦丹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陈勇主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周长银主编、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上海翻译》编辑部袁丽梅副教授参与了大会主旨发言主持。


《中国外语》常少华常务副主编主持主旨发言

河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焦丹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陈勇主编主持主旨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周长银主编主持主旨发言

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上海翻译》编辑部袁丽梅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主编论坛及分论坛

7月19日下午,“主编论坛”在逸夫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中国外语》常少华常务副主编、《上海翻译》傅敬民主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陈勇主编、《当代外语研究》杨明明副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周长银主编就与会者提出的关于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规范以及论文审核流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主编论坛”由毛浩然教授主持。


《中国外语》常少华常务副主编发言

《上海翻译》傅敬民主编发言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陈勇主编发言

《当代外语研究》杨明明副主编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周长银主编发言 


随后进行的翻译批评分论坛活动中,共有近60位与会代表分别围绕“文学翻译批评”“应用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理论”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众多专家教授的点评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分论坛点评嘉宾有王东风教授、周领顺教授、张桂萍教授、赵会军教授、袁丽梅副教授、李金树教授、刘云虹教授等。三个分论坛分别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郭月琴教授、王新博教授和孙大满教授主持。


 

 

 

分论坛活动


闭幕式

7月20日上午的论坛闭幕式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学科委员会主任、本届翻译批评研究论坛发起人王东风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致闭幕辞,河南工业大学焦丹教授作为下一届承办方代表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炜主持闭幕式。


 

王东风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

 

毛浩然教授致闭幕辞 

 

焦丹教授作为下一届承办方代表致辞

张炜书记主持闭幕式

此次论坛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者表示,此次会议是一场学术思想碰撞的饕餮盛宴,通过参加论坛,自身学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在学术探索中有了新的激情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