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诗经》的价值和地位”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11 作者:李一诺 王忠月 摄影:袁若菲 闫秀丽 汪庚辰 审核:梅琳 浏览次数:11

  《诗经》流传千古,乃华夏文化之瑰宝。为领略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探寻《诗经》的价值和地位。9月7日上午,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柏坡红色学院客座教授董杰教授、河间市诗经协会会员韩爱华于南教118做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大满主持,学院在校生踊跃参与。该讲座依托外国语学院省级研究中心“山东省与‘一带一路’俄语区国家交流和研究中心”举办。


  董杰教授以《诗经》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为切入点,通过《诗经》中耳熟能详的诗句,带领学生体会其中关于君子、礼仪、美的魅力,并称其为“打造幸福人生、家庭的好教材”。紧接着,他详细讲述了《诗经》和河间的渊源、毛诗在河间流传下来并得以独存的原因。通过析读《诗经》中句句经典的著名篇目,如《关雎》《鹿鸣》《蓼莪》《七月》等,董杰教授带领大家共同感受《诗经》之美,他表示,诗篇中所讲述的“种族之和”、“上下之和”、“家国之和”以及“天人之和”正是美好婚姻、礼乐文明、忠孝文化和中庸之道的体现所在。

  河间诗经协会会员韩爱华详细解读了《诗经》中的《召南·甘棠》,赞美了召伯勤政廉洁、体察民生的为官之道,并于其间穿插真实有趣的故事,更加充分地证实了《诗经》是进行人格教育的基础素材这一论断。韩爱华强调,要将《诗经》作为一生的朋友,把这个朋友交好,从中寻找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

  孙大满副院长指出《诗经》是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中华文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其中体现的家国情怀与外国语学院院训“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不谋而合,外语学子需要将自身专业的优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这一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带向世界,和世界一同去品味《诗经》的魅力和真谛。

  董杰教授和韩爱华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师生对《诗经》的价值和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讲座的成功举办,使学生们更加坚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也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在育人层次上的高水平和多元化。外国语学院也将继续肩负起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新时代人才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传播贡献力量。


  董杰,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柏坡红色学院客座教授、沧州教育局研学实践工作顾问、沧州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河间诗经学会会长。十多年来,在全国、省、市、县、乡传播《诗经》文化1600余场,其事迹于“学习强国”、《半月谈》《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政》《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韩爱华,毕业于河北大学,河间市诗经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