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游古商城,探寻家乡风采

发布时间:2021-08-27 作者:张梓萌 摄影:张梓萌 审核:杜文倩 浏览次数:1336

为探寻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现状,815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寻文化遗韵个人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参观古商城,体会家乡周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周村是一个古老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商业重镇,是中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地,城镇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市场分工明确,商业及其繁荣,号称“天下第一村”、“金周村”、“旱码头”。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文化代表——大街古商城,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建设水平高,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专家称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经过前期系统查阅有关家乡文化的基本资料,实践队决定前往家乡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古商城开展一系列调查及探索。

本实践队重点探寻了其中几个古商城著名景点:大染坊、周村烧饼博物馆以及今日无税碑。

大染坊是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主要经营浆染业。经过讲解员的介绍,本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了古代染布的基本工序,即烧、染、晾。染坊内的高架上挂着条条五彩缤纷的布匹,这种手工染制的布料就是世人啧啧称奇叫好的老粗布。这种老粗布不仅布料柔软,并且还是周村古时最好的布料。经过不断的革新,工厂现在已经能依靠机械化的现代先进工具生产出大量大批优质的布料,克服了以前的手工印染耗时大、成本高的缺点,这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大染坊的存在的确在提醒着我们铭记这不仅是染布工艺的发展史,还是中国人民的劳动史。

大染坊内景

随后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来到烧饼博物馆深度挖掘周村名吃烧饼的发展历程,走进周村烧饼博物馆,丰富详实的图片、文字、雕塑、书法和绘画,再现了周村烧饼制作的全过程,让参观者仿佛置身历史之中,亲身经历周村烧饼的产生和发展。烧饼博物馆在设计上海特别注重感染力,在从一层去地下一层的扶梯旁,有一幅巨大的“百脸吃饼图”,图片上面的男女老少面带笑容地咬着脆皮芝麻薄饼,整幅图片幸福感四溢,是活态化与文化旅游完美结合的典范。

周村烧饼博物馆

讲解员介绍,有关今日无税碑还是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闻。清朝初年,周村由于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逐步成为方圆数百里之内的商业中心,县里在周村派专人收征市税,后来愈演愈烈,税如牛毛,致使许多客商不敢贸易,纷纷离开周村。回乡探亲的李化熙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向顺治皇帝禀告,建议免除周村市税,让商人们安心做生意。顺治皇帝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李化熙当即叩头谢恩,心里却想,一日无税怎么能保长期繁荣呢?他想来想去,于是夜间修书一封,派心腹飞马直奔周村。令刻了一块五尺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四个大字,并晓谕众人,奉谕立碑,违令者严办。从此,周村无税的佳誉风传遐迩,四方商人相约而来,周村成了商贾云集烟火鳞次的旱码头今天,这方“今日无税”碑仍立于大街北首,见证了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的历史。

今日无税碑

经过本次对于周村古商城的探索,本实践队了解了周村古商城的发展是历史进程的见证,让我懂得了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